台劇|有生之年 (Life, 2023)

 


家庭,處理很多「情緒」,我們時常可以從新聞或戲劇上,看到許多不幸的人生故事,都源自於不幸的原生家庭,社會討論兒少教育、討論階級複製的同時,都聚焦在家庭上,當然這部戲沒有要談這麼深刻的社會議題,但這部戲淡淡地揭開了「家庭」的真實面,每個台灣人應該都多多少少有共鳴吧。

很開心能看到這部劇,在眾多好劇中脫穎而出,橫掃幾乎今年金鐘重大獎項。很多人說是熟女養成記外傳(畢竟吳慷仁同時飾演了陳嘉玲的舅舅),但我覺得高嘉岳的魯蛇是真的廢(特別從五子登科的角度來看),重新和家人有交集後,在家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,繼續努力著,平凡但富有意義,但陳嘉玲比較需要的是重新找回自己,才有持續向前的勇氣,在我看來,兩部同樣很棒的點在於「台灣味」,對比熟女取景台南的古厝,高家那個擁擠的客廳,爸媽不絕於耳的撈叨,不喜歡丟東西的長期堆積,是這個世代的我們在台北老公寓的成長記憶,帶入感極強。

看起來對原生家庭不負責任,獨自跑到小琉球創業失敗的高嘉岳,渾渾噩噩地回到老家,厚顏無恥地住了下來,看到家裡也是爸媽夫妻失和、各自為政,二弟有扛家的壓力,小弟像是被圈養的鳥困住,「原來,他們並沒有過得比較好」,可能是放不下吧,他決定用自己的方式努力一番,看著他們迎向更好的未來後,再步上離開的路。

無意中看到了大伯遺書的高家第三代高承佑,有著17歲高中生的自信與無畏,他就這樣成為了高嘉岳的小天使,他是一面鏡子,映照二十幾年前不懂得表達體貼、一肚子憋屈的高嘉岳,直到內心公平與不公平的小惡魔,讓這個家再也容不下他,這次回來,他以為他一無所有了,其實家是永遠的避風港。

短短十集的內容,這部戲中的高家人,彼此互相救贖、互相成就。

魯到不行的高嘉岳遇到自己的前女友,還傻傻以為「有機會」,結果是自找尷尬,原來早已名花有主。而許雅欣的天使,命運作弄人,是高嘉凱,高嘉凱認為自己是留下來陪父母開早餐店的那個孩子,沒有真正想過踏出家門也是一個選項(記住!你永遠都有選擇!),直到大哥再次回來、直到女友不被父母接受,他自己決定要娶雅欣、要繼承早餐店的位置。

「看清楚自己要什麼,才有獨立的一天。」

我特別喜歡三兄弟一起在早餐店、一起吃火鍋、一起在頂樓的那幾幕,大家知道高嘉揚扮演了居中協調的角色,高嘉凱留下作為陪伴角色,而長子高嘉岳看似局外人毫不在意地瀟灑說出那些大家不敢明說的,內心卻是放不下的,當他們三個聚在一起時,又像火災那晚,稚氣未脫地扯著彼此內褲打鬧,說著對爸媽、對妻子難以開口的那些負擔,霎那之間會有種感覺「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坎」。

劇集後半高嘉揚的逝去,顯得有些突然,但只有失去些什麼,才能感動你現在所擁有的,才會真正意識到,唯有起身修復關係,才能找到相處之道。能長那麼大實屬不容易,因為家庭的存在,高嘉岳的有生之年,還沒結束。

「Moving on, 才能前進,」

方志友飾演的角色戲份並不多,但卻是很多「台灣媳婦」的寫照,上有公婆、下有幼子,自己的爸媽還會不時來攪和,各個都是甜蜜的負擔,面對頓失家庭支柱的狀況,她在家裡折衣服那場戲,應該是能入圍金鐘的關鍵吧,妥妥的女配角,只是我其實很想問,在Subway工作的她房貸繳得完嗎?!

「我是陳小姐,不是高太太。」

你很難喜歡喜翔所飾演的高爸爸,但不諱言台灣多數中高年男子都是這樣,因為不善於表達,或是愛面子,寂寞、空虛、繞著家庭的經濟需求打轉,沒有靈魂跟價值,只有餵鳥跟復健時讓他覺得找回了「自己」,只不過這樣卻一點一點地把枕邊人推得更遠。

我想夫妻倆從來沒有想過拆夥,直到某一天(在高嘉岳的提點下)「離婚」也是一個選項,楊貴媚在河濱公園落著淚、獨自吃著雞蛋糕,讓我想到一起到大安森林公園哭的活動(2024年末他還親自出席!!),一鏡到底、盡展演技。

高嘉岳最後,他的另一個天使便是洪詩詩,套用最很流行的十六型人格,這絕對是E人!E人!E人!或許也需要這麼唯恐天下不亂的個性,才能拉出泥沼中掙扎的高嘉岳吧,我們很慶幸兩塊拼圖能夠契合,高嘉岳能正面迎向了人生的另一段旅程。

已經不會愛的父親、不甘於被身份套住的母親、不願承擔責任的大哥、一肩扛下太多的老二、小弟永遠是爸媽心中最軟的一塊,屋簷下的一家人就是這樣,可能因為我也是一家五口的一員,某種程度我覺得很寫實。

或許有生之年的答案,編導一開始就告訴我們了,高嘉岳到高承佑的學校去,在廣播室裡開著手機直播,弄得雞飛狗跳,學生們不曾想過脫序是一個選項,遭霸凌的孩子選擇離開了世上,對他來說學校就是世界,但這個世界卻又有誰記得他呢?框架是讓社會走在可預期的道路上,但社會框架不代表你個人的枷鎖。

慢慢地我們來到三十歲、四十歲,在職場的你我日復一日,直到周遭發生了大變化,赫然發現此時已累積太多,鬢角白了、肩膀緊了、要看的手機螢幕也越來越遠,人生需要減法。

有生之年,只有放下,才能持續前進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